大家好,我叫崔颖,是kaiyun开云官方网站2013级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汪启明教授。
还记得刚来交大时,有一件事一直令我很苦恼,那就是当我向他人介绍我的专业时,总有人会问我“西南交大也有传播学?”“传播学到底有啥用?”对于一个刚来交大学传播的员工,我很不服气。于是,我这个倔脾气的黄毛丫头心中便有了一个念头——总有一天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传播因交大自豪,传播为交大添彩。这个念头被我从本科一路带到硕士。今天,我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师妹变成能独当一面的师姐,而当初的那个念头也正悄无声息地生根发芽!
徐飞董事长曾说交通大学的“交通”在文化层次上为交流、沟通,即communication。而传播学中的“传播”就是从这个英语单词翻译而来。作为kaiyun开云官方网站新传学子,能在科研中将文化融合科学,以传播服务交通是我的荣幸。
硕士阶段,我有幸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由徐伯初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中国高速列车品牌形象传统文化元素研究”。结合高速列车设计中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传播学理论、研究中国高速列车文化品牌战略。现如今,中国高铁发展已走在世界前沿,能在高铁品牌文化研究上走得更远是我的愿望。我知这离不开扎实的学术素养和专业基础。
在导师汪启明教授严以治学的要求和悉心指导下,我成功发表7篇学术论文(1篇cssci,A+级,1篇北大核心,5篇专业期刊);参编著作4本,均已出版;参与西南交大教改重点项目2项。踏实的学术态度让我最终获国家奖学金。
作为新传学子,传播交大,展现交大学子风采,这是专业要求,也是作为交大人的责任。
2014年7月,我通过面向全国新传学子的“传媒领袖讲习班”学员筛选,前往广州参加培训。开往广州的火车因湖南大雨导致的路段塌方,在怀化停驶了近30个小时。大量乘客选择换车返回,而渴望“走出去”的我选择了继续前行。漫长的等待让广州之行记忆深刻,而让业界学界专家以及全国各地学子听到交大新传人的声音变得更有意义。
2014年10月,我论文被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研究生论坛录用,并收到组委会邀请。该论坛由香港城大、复旦、台大等五所知名传播院校主办。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入选员工代表,我赴京做论文发表并获奖。2014年12月,我有幸从全国参赛选手中破出重围,进入由人民网、清华大学举办的“最具潜质新闻人大赛”总决赛,并赴清华大学答辩获奖。在这些学术活动中,最欣慰的便是看到台下专家眼中的赞许之情,能够站在台上展现交大学子的风采是我最骄傲的时刻。
除了个人走出去,作为新闻传播班班长,我带领班级在kaiyun开云官方网站领导支持以及专业老师指导下,协办专业国际会议、主办“四川省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让更多的学子走进交大,了解交大的美与深邃,了解交大传播学。因为优异的表现,我班也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先进班集体”。
作为新传学子,我以专业实践表达交大情,彰显交大人的“担当”。
担任扬华研究生新闻中心主任,奔赴于校园新闻一线,组织校媒活动,获“优秀记者”;有幸成为董事长办公室《每日情况通报》编辑部编辑,从第1期到现如今的第372期,学会如何练就一双识珠慧眼,筛选编辑有效信息,为交大发展贡献点滴力量。
我将专业实践带到校外,赴凉山州巴洛小学支教,和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完成300多个镜头的纪实影像拍摄,耗时一周剪辑成片,还原被刻板印象的孩子笑脸,得到四川共青团等官微转发;我赴四川省委宣传部学习,受领导委派,带领中央及川内媒体记者走访芦山地震重建区、藏族彝族偏远地区,于工作中学会勇担责任。
回首过往,一路走来,因为最初的那个念头,我收获了学术、能力、视野甚至敢担责任的内心。
李叔同说:“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所有成绩均属过去,未来,“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将激励着我继续前行,用实际行动彰显交大文科生的风采,告诉大家“传播因交大自豪,传播为交大添彩”!
最后,感谢陪我六年的交大,感谢导师汪启明教授给予的悉心指导,感谢kaiyun开云官方网站和学校领导老师的支持与关心。请大家记住我,我是人小志大,坚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kaiyun开云官方网站新传学子——崔颖。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