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5日(星期日)晚,公司中文系文艺学及比较文学专业第二次研究生沙龙在X8310拉开帷幕。本期学术沙龙由陈国强副教授指导,9名研究生参与。本次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西方古典学与中国”,该话题在国内相关学术领域引发了甘阳、刘小枫、张巍,黄洋、聂敏里等众多学者的热烈讨论。
这次由两位同学主讲,胡晨晨同学概括了几篇重要文章的观点,并用PPT形式简明扼要地呈现给大家,整理出一条清晰的逻辑脉络。郭彬清同学在胡同学讲解的基础上做出了有益的补充。接着,同学们对于 “刘小枫、甘阳与张巍等在‘如何建设中国的古典学学科’的问题上有何分歧”展开了尝试性的争论。“国人缺乏文化自信心”“我国文教制度存在弊端”“人文学科的未来走向”等看法一一提出。陈老师评价了大家的说法并给出自己的见解。刘小枫、甘阳等想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古典学,而张巍、黄洋等认为移植“西方古典学”才是正确的,更强调与“西方古典学”在欧美的学术传统接轨。中国当下的社会和学术背景是:正由近代以来的中西关系的考量逐渐向古今关系的考量转变。这也是“西方古典学”的引入引发热议重新定位“国学”(在中西关系考量下的命名),使其更名为“古典学”(在古今关系考量下的命名)的一个原因。
最后,陈老师总结道:“‘西方古典学与中国’的讨论对于我们目前的文学研究有很多启示。(1)学术研究要考虑“古学”意义的综合性、全局性视野,克服学科划分所带来的弊端,体现社会关怀和时代精神;(2)对五四以来‘唯新是从’的传统存在一定的拨正作用;(3)当代学者如果只是沉浸在现代浪潮中,却看不到古代文明的高峰,不能以之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是不可能有所创新的。无论对于社会的发展,还是个人品性的涵养,让古典性的牵引与现代性的发展形成张力,从而形成一种平衡状态,才是较为健康的。”
当然,本次活动还是有些不足之处。老师讲解较多,员工发言积极性不够,师生间没有达到高效的沟通,类似于上课模式。今后的沙龙需要在这些方面更加完善,真正实现活动的意义。
指导老师简介:陈国强,文学博士。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古典语文系访问学者;台湾辅仁大学外语学院“西洋古典暨中世纪文化学程”访问学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希腊研究中心Stanley J. Seeger驻院访问研究学者,英国牛津大学古典学系访问学者。